装修合同里的"甲醛盲区"
绝大多数业主在签合同时,眼睛只盯着装修工期和付款方式,却忽略了最要命的环保条款。装修公司提供的制式合同里,往往用"符合国家标准"一笔带过,但这个"标准"具体指什么?检测方法是什么?超标如何赔偿?统统没有!
更可怕的是,许多公司玩文字游戏。"采用环保材料"不等于"装修后空气质量达标",板材合格也不代表室内空气合格。当刺鼻气味让你眼睛流泪时,装修公司早就准备好了一堆"合格证明"等着你。
检测容易赔偿难
当你终于忍无可忍自费检测,报告显示甲醛超标2倍,拿着报告找装修公司理论时,才发现自己掉进了更大的坑。"合同里没写空气质量标准啊"——装修公司一句话就能把你噎死。
即便合同有相关条款,维权成本也高得吓人。检测费、律师费、误工费...更别提漫长的诉讼周期。很多家庭最终选择忍气吞声,一边通风一边住,用健康为装修公司的疏忽买单。
签合同前必须死磕这几点
别被"全包价"迷惑了双眼!价格再诱人,环保不过关就是定时炸弹。签合同前务必明确:
空气质量验收标准(具体到GB/T 18883-2002等标准号)
检测机构资质要求(必须具有CMA认证)
超标后的整改方案和赔偿标准
质保期内空气质量保障条款
记住,装修公司不愿写进合同的,往往就是最容易出问题的。宁可多花时间谈判,也别等入住后追悔莫及。
下次看到"环保装修""即装即住"的广告时,先问问自己:他们敢把这些承诺白纸黑字写进合同吗?你的健康,值得一份没有漏洞的装修合同!